Eltrac

極客死亡計劃

不尊重文字的独立博主,胡言乱语的小说家,兴趣使然的神秘学研究者,爱走弯路的半吊子程序员,不务正业的学生,品味小众的游戏爱好者,需要靠早晨一杯咖啡维持生命体征的废物。
twitter

Manjaro 桌面折騰記

我的本科導師在大一剛開學,還未正式行課的時候,給我們發了一份二十多頁的 Word 文檔,要求我們在兩周內按照文檔的指導自行安裝 Windows 和 Manjaro 的雙系統,原因是程序設計作業需要在 Linux 系統上編寫、調試和運行。

我向來不喜歡未經思考就接受別人交給我的任務,所以當我面對這一個多少有些強人所難的要求和一份三十多 GB 出頭的定制系統文件時,我是很抗拒的。

於是,當天我就嘗試了 Arch Linux 的 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適用於 Windows 的 Linux 子系統)和虛擬機安裝 Manjaro 系統這兩個自以為聰明的方案。除了個別基礎不錯的同學,其他不少剛接觸計算機的大學生連續幾周都被安裝系統這個任務搞得心神不寧,而我還泡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在 Windows 11 系統上暢玩各種電子遊戲。

故事講到這裡,你一定會期待一段這樣的情節 —— 一個剛獲得些許自由的大學生我行我素,最後被殘酷的現實擊倒在地,開始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早点醒悟。

好吧,或許你沒有,我也沒有為了我自己的決定後悔。安裝雙系統的做法的確不太聰明,不但麻煩,真正發揮用武之地的地方又很少,只能算是一個對大部分人都有效的解決方案。而當我掏出我的第二台筆記本電腦,閣下又該如何應對?

冷淡的接待#

我有一台陪伴了我整個高中的戴爾靈越輕薄本,在我畢業之後光榮退役,因為我有了一台性能更好的遊戲本。於是這台筆記本一直閒置了好幾個月,不過這下終於有用武之地了。我決定在這台並不常用的電腦上安裝 Manjaro 系統,以應付作業的需求。

由於我打算完全拋棄之前舊的 Windows 系統,安裝一個單獨的 Manjaro 系統,而導師提供的文檔卻只給出了雙系統的操作指導,其中涉及到各種複雜的分區,大部分內容對我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於是我先根據文檔製作用於安裝系統的啟動盤,我得先從 Manjaro 官網下載 KDE 版本的系統鏡像,然後用 Ventoy 和一個 U 盤製作啟動盤,系統安裝好之後再把導師發在群裡的三十多個 GB 的系統快照在安裝好的新系統上恢復,省區自己安裝軟件的麻煩。

** 不過我很快就把自己唯一的 U 盤搞壞了。** 大概是在操作時出現了失誤,又或是什麼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我在按照教程使用 Ventoy 製作啟動盤時,軟件彈出了一個文檔中沒有提到的報錯,然後我發現我無法在 Windows 中訪問 U 盤了。於是我格式化 U 盤後並重新設置了分區,好在這個盤裡沒有什麼重要數據。但第二次嘗試的時候還是發生了同樣的錯誤,第三次、第四次也一樣。最後我還是放棄了,借用了室友已經製作好的啟動盤。

後來我又照常使用這個被我格式化數次的 U 盤,結果在好幾次拷貝文件的時候發現文件損壞。直到一次上台展示的時候,發現自己做好的 PPT 無法打開,才意識到這個 U 盤已經沒辦法正常使用了。我至今也沒弄明白是哪一步出了問題。

由於 Manjaro 的安裝程序有圖形界面,只需要一些簡單的配置就可以自動安裝。我打算直接抹除原來的 Windows 系統,Manjaro 也在安裝時提供了直接覆蓋原系統的選項,不過我常試了幾次都報錯,表示無法正常安裝。具體的細節我已經因為過了太久而遺忘了,但我記得我百思不得其解,被這個錯誤搞得焦頭爛額,最後又在導師給的文檔裡找到了答案 ——好嘛,是我沒改 BIOS 設置

在全英文還沒法用鼠標控制的界面裡找了好久,我終於找到了正確的設置項。之後便順利地安裝好了,沒出什麼差錯,只是我才發現導師給的那三十多 GB 的系統快照是雙系統的結構,也就是說,本質上我得在自己的機器上百分百還原他電腦的文件分區,然後把他系統裡所有的文件恢復到我的電腦上。而我並沒有裝雙系統,所以這個快照我是用不了的。

不過系統都裝好了,軟件什麼的自己裝就好了。

吃豆人歡呼#

Arch Linux 的軟件生態在各大 Linux 發行版中算是不錯的,許多人選擇 Manjaro 也是因為它是基於 Arch 開發的。儘管國內大部分桌面端應用只提供了更常見的 .deb 包,以供國產系統 deepin 和麒麟使用,但因為 AUR(Arch User's Repository)的存在,Arch 用戶可以將適用於 Arch 發行版的軟件包發布在所有人都可以訪問的公共倉庫中,而 AUR 可以用 yay 這個命令行工具直接訪問。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軟件包沒有被收錄在 pacman 能夠訪問的 Arch 官方庫中,用戶仍然能通過 AUR 安裝社區維護的軟件包

對於 Arch 用戶來說,使用 yay 訪問 Arch 官方庫和 AUR 安裝軟件是最好的選擇,但當時剛接觸 Linux 軟件生態的我什麼也不懂,導致我安裝軟件的方法十分混亂,大概可以這樣描述:

  1. 在 Manjaro 提供的軟件管理器中搜索,如果有,就安裝這裡的包;
  2. 嘗試用 sudo pacman -S 包名稱 搜索這個包;
  3. 如果軟件提供了 AppImage,則使用 AppImage Launcher 安裝;
  4. 直接從官網上下載 .deb 包,強行安裝在 Manjaro 上(千萬不要這麼做,可能會損壞軟件包的依賴關係!
  5. 使用 flatpakflathub 安裝軟件包。

由於之前沒有發現 yay 這個好用的工具,而且發現了之後也不會上 AUR 查找軟件包,所以在剛開始使用 Manjaro 的時候我是很痛苦的。我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安裝好 QQ、WSL 和某個小貓咪軟件。

不過之後就學聰明了,在安裝軟件前會先在 AUR 上搜索是否有直接可用的包,如果沒有也可以下載 deb 包,然後用 debtap 這個工具將其轉換為適用於 Arch 的包。

很難想到,我在 Manjaro 上安裝軟件遇到最大的坎居然是 ——微信。微信的官方 Linux 版本似乎很久沒有維護了,並且也沒有做 Arch 的包;AUR 上有很多第三方的微信客戶端,但好多都年久失修,雖然能用,但總沒有原生軟件的那種舒爽;我還嘗試了使用 Wine 在 Linux 上安裝適用於 Windows 的微信,結果 Wine 沒有辦法正常顯示中文。

到現在,我這台電腦上都只安裝了 QQ,沒有找到合適的微信客戶端。

你的下一台 MacBook#

Linux 桌面環境最讓人著迷的一點就是極高的自定義性,我花了一些零碎的時間折騰了一下 KDE 桌面,現在我的 Manjaro 看起來是這樣的。

image

為了實現這個效果,我是用了 KDE / Plasma 全局主題 WhiteSur,這個主題提供了仿 Mac OS 的風格、窗口樣式等。同時,我還使用了 Latte Dock 代替原本的停靠欄,使用 WhiteSur 作者提供的 Latte 主題美化了停靠欄。

當然,如果僅僅是美化,那也不是不敢稱作「MacBook」的。MacBook 被很多人奉為生產力工具和效率工具,而不僅僅是一台筆記本。

生產力並不是由機器本身決定的,而是由軟件和軟件的使用者決定的。既然談到軟件,那就離不開軟件生態。Mac OS 的軟件生態不必多說,要在 Arch 中找到 MacOS 大部分效率工具的替代品,這確實需要多下一點工夫。

用你的鍵盤做更多#

Alfred 是 Mac OS 上的一個應用啟動器,可以通過快捷鍵呼出,然後輸入應用的名字(大部分時候,只需要應用名字的前一兩個字母即可)即可啟動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手不需要離開鍵盤,不需要用鼠標在桌面和 Dock 欄的圖標裡尋找自己想要的應用,節省了切換輸入設備和尋找圖標位置的時間。在 Linux 上也有不少類似的應用,最終我選擇了 Ulauncher。

image

我之所以選擇額外安裝一個應用啟動器,而不是使用 KDE 桌面自帶的開始菜單(可以用原 Windows 系統上的 WIN 鍵呼出),是因為 Ulauncher 提供了更模糊的檢索方式,是我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打開的應用。同時,我還能把它當作一個快速的搜索入口,如果我輸入的字符不匹配任何一個應用的名稱,Ulauncher 就會顯示在 Google / Stack Overflow / Wikipedia 搜索該關鍵字的選項。

有了 Ulauncher 的加持,再搭配 Alt + Tab 快速切換已經打開的窗口,就能快速地在各個應用之間來去自如。而且,我還要繼續強調,完成這些操作,你的手完全不需要離開鍵盤

編輯器的文藝復興#

我卸載了 Manjaro 自帶的文本編輯器,因為它並不好用,於是,不熟悉 Linux 軟件生態的我安裝了 Sublime Text 作為敲代碼之外的主力編輯器。但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我並不習慣 Sublime 這款編輯器,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如果用來寫代碼,它提供的功能太少了,不如用拓展性更強的 VS Code;
  2. 如果單純用來編輯文本和一些配置文件,它的某些功能又顯得有些多餘;
  3. 我不喜歡它的界面,默認的 Tab 縮進太短了。

於是我開始尋找一款真正簡單好用的編輯器。恰好,我在少數派上讀到「沉浸式翻譯」的作者 Owen 一直使用 Neovim 作為他的主力編輯器。我一直聽聞 Vim 作為編輯器的效率極高,而 Neovim 作為 Vim 更現代的續作必然不簡單,所以就打算嘗試一下。

不過,當我看到 Vim 和 Neovim 冗雜的配置文件時,頓時產生了十分抵觸的心理 ——我不喜歡需要花大把時間在配置上的軟件。於是我嘗試了開箱即用的 Helix,它自稱「後現代」的編輯器,不需要過多的配置,操作與 Vim 也十分相似。

開始使用 Helix 我才發現,對於純粹的文字編輯器來說,圖形界面是完全可以拋棄的。文本編輯器該有的查找、替換、文件切換,終端驅動的 Helix 都能做到,同時它還實現了窗口分割,跨行多選文本、多種語言的語法檢查和代碼高亮等。總之,一開始的體驗非常舒服。

不過,我很快又發現了一個叫做 NvChad 的項目,它是 Neovim 的一個配置文件和插件集,也就是說,使用 NvChad 就能實現 Neovim 的開箱即用。這也完美解決了 Helix 沒有插件系統,拓展性差的問題。通過 NvChad 配置的 Neovim 擁有文件目錄樹、對 Git 的適配、語法檢查、對各種 Linter 的支持、標籤頁打開多個文件等功能,這已經是能替代 VS Code 和許多 IDE 的工具了

image

於是我很快拋棄了 Helix 和 VS Code,開始使用 Neovim 作為自己的主力編輯器。畢竟它在終端裡啟動,速度很快,而且什麼樣的編輯任務都能勝任,無論是簡單修改配置文件還是開發一整個項目,而且你還能享受原生的 Vim 編輯模式。

如果不是因為早已經購買了 Typora 的軟件序列號,我甚至會考慮用 Neovim 代替我所有的文本編輯器。不過仔細想想這樣也有些太激進了,Typora 這樣的可視化編輯器比起 Neovim 這樣的純文本編輯器,能夠好地幫助撰寫者把注意力放在文字本身上。

實打實的生產力工具#

大概是受到身邊人的影響,我也開始關注起辦事效率和知識管理了。說到生產力工具和知識管理,很難不想到 Notion 和它優秀的數據庫系統。雖然我在我的思緒像河流這篇文章裡提到我並不喜歡 Notion 的模式,因為我覺得它不適合個人知識管理。不過人家的產品定位的確不是以知識管理為主,而是一個提升團隊協作效率的工具,而我最近也的確體會到了它在這方面的強大。

關於 Notion 的數據庫和各種視圖都是老生常談了,比起寫一篇產品說明書,不如談一談真實有用的案例。

我在後室中文維基擔任版主,網站內大大小小的事務雖然不算困難,但的確又多又雜。網站裡十多個管理人員唯一常用的交流渠道只是個「單線程交流」的 QQ 群。單線程的意思是,即使當下有好幾件事務需要討論和處理,也只能排著隊一個一個來。不過,單線程並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有不少需要處理的事情隨著這條線性的溪流流走了 ——較好的情況是一件事情已經敲定了,但是當時沒來得及查看消息的職員不知道這個決策,還在按照以前的方式辦事;比較壞的情況是,有些事情因為一直沒有討論出結果,很快就被大家忘記了,最後不了了之

最近的某一天我又突然想起了 Notion 這個被推上神壇,隨後又漸漸淡出視野的工具。我有了個大概的構想,在群裡和其他人介紹了一下,隨後便開工了。

image

邀請其他人進入工作區後就能一起查看和編輯頁面了。這樣可以把任務按照待辦事項、正在進行的事項、已經完成的事項、過去時間太久所以已經歸檔的事項這四個類別分好,這樣大家就能知道該做什麼,什麼事情已經敲定了。由於網站的管理人員都是為愛發電,難免會出現有一段時間因為個人原因無法參與工作的情況;當他們再次回歸網站事務時,只需要查看 Notion 工作區的看板就能大概了解最近發生了些什麼事情。

每個任務標註了「負責人」和「優先級」,這樣大家就能知道哪些事情比較重要,哪些事情還沒有負責,並以此為依據選取無人負責且較為重要的事情優先完成。如果點進每個任務各自的頁面,就能看到這個任務的「標籤」,標籤標明了這個任務屬於哪一方面,可能是技術性問題,也可能是政策修訂問題,也有可能是社區內的事務,這時職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權範圍選擇是否接手這個任務;如果接手,就可以繼續往下讀,參考寫下這個任務的人留下的詳細說明。

另外,因為站點工作人員大部分的討論都在 QQ 群,而 QQ 群是單線程的,所以開設一個「提案區」能幫助所有人搞清楚還要哪些事項沒有討論出結果,同時也方便提出新的想法,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是,讓所有人都靜下心來組織一下自己的想法,寫成有條理的文字再發給大家看,這樣也提升了效率。

儘管 Notion 免費版無法給協作者分配「成員」權限組(也就是說加入工作區的所有人都有最高權限,不會用 Notion 的人要是有誤操作可能會留下比較棘手的爛攤子),但對效率的提升是顯著的。

我似乎跑題了,但我不得不提到 Notion,因為我想要介紹一下我目前安裝在 Manjaro 上的生產力工具,它們之間形成了十分良好的分工。

  • Obsidian 作為一款雙鏈筆記軟件,作為我的「第二大腦」存在,儲存著我所有成體系的知識和筆記;
  • Flomo 作為一款卡片式筆記軟件,儲存著我零碎的、未經處理的想法;
  • Notion 作為一款效率工具,用於團隊協作分配任務;
  • X-Mind 作為思維導圖軟件,用於在做事前理清思路(目前我正在嘗試使用更輕量、功能更豐富的「幕布」替代有些臃腫的 X-Mind);
  • 滴答清單作為一款規劃工具,用於計劃我個人近期和長期要完成的事項,同時,其內置的課表和番茄時鐘功能也十分好用。

如果要把任何設備稱作「生產力工具」,對我來說,以上工具一定得有至少三個。


後記#

因為我的主力筆記本暗影精靈慘遭黑屏,在送修前和寄回前都沒辦法繼續使用 Windows 系統的電腦,於是這台開學前幾個月裝好系統之後就沒怎麼用過的輕薄本臨危受命,成為了我最近的主力。於是就有了這麼一篇折騰記錄。

另外,這些是寫這篇文章時的一些奇思:

  • 第一個副標題「冷淡的接待」致敬了《饑荒》冒險模式中一個關卡的名字。
  • 第二個副標題「吃豆人歡呼」包含兩個要素:Pacman(吃豆人,同時也是 Arch Linux 自帶的包管理器的名字)和 Yay(用於安裝 AUR 包的工具,全名 Yet another Yogurt,和英語中表示歡呼的擬生詞拼寫相同)。拜託,想個更好的雙關語吧。

順帶一提,今天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

1946 年 2 月 14 日,世界上第一台電腦 ENIAC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望周知。

TL;DR#

  1. 因為專業需求,在一台閒置電腦上安裝了 Manjaro 系統;
  2. 探索 Arch Linux 的軟件生態;
  3. 美化 KDE / Plasma 桌面環境,仿造 Mac OS;
  4. 尋找效率工具和生產力軟件。

封面圖源:Christin Hume on Unsplash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